南宋画家李唐山水画赏析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人。是北宋后期至南宋初期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全能式画家,于山水、人物、花鸟、禽兽无不精通,元朝夏文彦所著的图绘宝鉴中有载:"李唐,善画山水人物,笔意不凡,尤工画牛,高宗雅爱之,尝题长夏江寺卷云:李唐可比李思训,宋徽宗时入宣和画院,小有名气,南宋时授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
今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和采薇图等。李唐横跨了南宋与北宋两朝,而他的绘画艺术也随着朝代的更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宋皇室南迁在江南地区建立南宋政,李唐随之南渡为分界线,李唐的艺术可以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南渡之前与南渡之后。南渡之前,李唐的绘画都是尊崇古法来创作。而在北宋时期,绘画创作一直处于对五代绘画的临摹与复古,山水画方面一直是用李成、荆浩、范宽、关仝的山水画作为画者的典范用来临摹,李唐也不例外。
1、宋李唐采薇图的画家简介李唐的人物画是学李公麟的,从这件作品的用笔上可以见到一些端倪,但更多的还是艺术成熟期的自家面目。人物的衣纹勾画用笔顿挫有力,线条硬朗干净,具有“折芦描”的意趣,笔势起伏跌宕,变化幅度虽不是很大,但动感强烈。细细品味,我们可以窥视出作者在运笔时那份难以平静的心情。古人说:“喜画兰,怒画竹。”李唐在这件作品中的用笔有些“怒画竹”的味道,心中的郁闷与对“投降派”的不忿随着笔势的游走尽情地宣泄出来。
在用墨线勾勒之后,作者又将画中人物的衣纹用淡墨再次勾勒,而后略加渲染,显得既饱满又富有韵味。这种技巧既新颖又传神。虽然这是一件以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但山石树木却占有很大比例。山石以粗细不均的硬笔线条勾勒,而后在阴面与侧面用大斧劈皴表现出阴阳向背,笔势迅急沉稳,质感强烈,给人的感觉痛快酣畅。
2、李唐的画怎么画简单1.勾用炭条定出以上位置后,即可勾墨线。李唐的画风简括而豪放,勾线顿挫有力,棱角分明。勾时,下笔要粗壮,墨线要挺拔。有时线与面结合,中侧锋交替使用,变化较大。此外,斧劈皴的画,一般是用矾过的熟宣纸或矾绢,用不太洇的生宣纸也可以,便于勾皴结合,擦染结合,以及拖泥带水皴法的使用。2.皴、擦、点此幅为大斧劈兼拖泥带水皴法的北宗画法,大斧劈用侧锋、方笔,起笔重,收笔轻,有些像楷书的撇和挑,开始藏锋顿笔,然后快速直线挑出,出锋时要轻,有时带有飞白的笔意。
必须有力,像以斧劈物,画出的山石也像劈开的一样,有坚硬的感觉。由于斧劈皴系直线皴,因此不宜过多地变换方向,但是要避免皴笔排列过于整齐,做到不齐之齐,在不乱的前提下,富有变化。除方向不要过分一致外,轻重、疏密也应有变化,有时用湿笔皴,趁湿用另一支清水在尾部轻扫,水墨交融,形成皴擦染一体之势,即拖泥带水皴,李唐的画,苔点不多,此幅略点梅花鼠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