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纸币的发明源远流长,早在公元7世纪,唐朝的商人就已经使用了类似纸币的交易凭证。然而,正式的纸币发明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中期的唐朝,当时,唐代政府为了方便政府税收,减轻铜钱的流通负担,开始发行纸币,最早的纸币是由唐朝时期的官方铸币厂发行的,采用了木版印刷技术,每张纸币都有唐朝皇帝的印章,所以被称为钞票,当时所谓的钞票和现在的纸币不同,它的价值不是固定的,而是由政府根据不同的贵金属的汇率来决定。
1、唐朝使用什么货币?盘点唐代的货币种类(组图在李渊初入长安时,民间使用的是隋代的轻钱。而唐代在历时二百八十九年,正史所记载只有三种钱,即: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最重要的当然是开元通宝。开元通宝的钱文由当时著名的书法大家欧阳询所书,有八分及篆隶三体,这也是钱文有书人姓名在史书上的第一次纪录。这说明唐初铸开元通宝是一件大事。“开元通宝”四字笔力苍劲,意态精密,端庄俊雅,凝重雄浑。
字体楷书,铸造精整,钱径25~28mm,重3.7~4.9g,民不乐用,一年后即废,存世较少。乾封泉宝四字中,“乾泉”二字偏向楷书的写法,而“封宝”二字仍偏向隶书。这也是一种钱文书体变化的趋势。唐代书法注重“法度”钱文四字力道极佳,底蕴深厚,是今人所不容易仿效的。赝品中,往往钱文弥漫,笔画无力。如果用铸造精良的母钱或行用钱重新翻砂铸造,也会衰减文字的精神。
2、唐朝有什么铜币唐朝的铜币有开元通宝、乾封泉宝和乾元重宝,举例如下:1.开元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唐代稀见钱币之中的“乾封泉宝”,字体楷书。该钱为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间所铸,铸时仅八个月。唐朝***速将其回笼销熔改铸开元通宝,这就是乾封泉宝存世不多的缘由。该钱之所以铸时仅八个月,还有其历史原因;3.乾元重宝:是中国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元重宝”,民间俗称“乾元大钱”。
3、中国唐朝用的是什么钱?唐朝肯定用的是铜钱呀,你没见过唐朝铸造的开元通宝。金子银子铜钱应该就是这几种,唐朝人用的也是外圆内方的铜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孔方兄”,一般上是铅和铜两者按照1:1或6:4的比例铸成。银子主要存在方式是库银,也就是存在国库里面的银锭,价值比较大,老百姓一般用不上,只有达官贵人会用。至于其他的,也有金元宝、金叶子之类的,基本上普通人都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