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2200万年前的琥珀绝对让人吃惊!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而这段画面展示的是一个2200万年前、一只白蚁恰好在当年被树脂包裹住变成化石而形成的完美琥珀,历史那一瞬间就这样得以封存,但最神奇的是,这个琥珀内还保留着当初被困在其空腔内的水。
1、如何鉴别琥珀化石并挑选要鉴别琥珀化石,其实只要将琥珀和柯巴树脂两者区分开就可以了。要鉴别这两者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三个方面进行区分:1.内含物琥珀的内含物都是完整的,有气泡存在,且可以用肉眼观察到;而柯巴树脂一般却只有气泡。2.荧光反应当我们分别对两者做荧光测试时,我们会发现,琥珀的荧光要更明显,反观柯巴树脂就会偏淡一些。3.乙醚实验如果我们分别在两者的表面滴上些许的乙醚,琥珀是不会有任何反应,而柯巴树脂则有产生溶解发粘的现象。
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选择:1.原石大小琥珀是一种用克来计算重量的宝石,不同的大小自然就有不同的价值,一般情况下,优质的琥珀都不会太小,越是大的就越有潜质。2.原石表面原石的表面颜色越是均匀,纹理越是顺畅,表面越是平整的,其品质也就越好。3.看荧光品质不同的原石,其荧光反应也会有所不同,荧光越是强烈,颜色越是单一的,品质自然也就越好。
2、琥珀化石是怎样形成的?琥珀是由碳、氢、氧组成的上古植物树脂形成的有机矿化物,黄色居多,是一种水晶状透明体,它不仅是名贵的药材和装饰品,更宝贵的是它成了科学家获取千万年前昆虫信息的一个宝贵资料库,享有“昆虫水晶棺”的美誉。目前世界上出土的琥珀里,已记录到夹裹其中的昆虫有1200多种,长眠在琥珀这种水晶透明体中的太古昆虫,经过碳14或红外线分光仪测定,最年轻的已2000万岁,高寿的达3亿岁。
3、琥珀化石的原理是什么?琥珀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它常与煤层相伴而生。琥珀是碳氢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树脂,化学成分为C10H16O,其中碳79%,氢10.5%,氧10.5%,有时还含有少量硫化氢。琥珀的形状多呈饼状、肾状、瘤状、拉长的水滴状和其它不规则形状。
颜色多呈黄色、橙黄色、棕色、褐黄色或暗红色,浅绿色和黄色、淡紫色的品种极为罕见。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391.545,无多色性。硬度2-3,密度1.1-1.16g/cm3,性脆,无解理,具贝壳状断口。琥珀为有机物,加热到150℃即软化,250℃-300℃熔融,散发出芳香的松香气味,琥珀溶于酒精。常含有昆虫、种子和其它包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