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是湖南传统产品。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一座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支用上好兔箭毛做的毛笔,邵阳毛笔业相传创始于明末的肖安分,长沙较老的桂禹声、王贵和、花文奎笔店,先后设立于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益阳曾永顺笔店,设立于清嘉庆七年。其他县笔店多设立于清光绪、宣统年间,毛笔主要产区为长沙、邵阳、湘潭、湘阴、湘乡、零陵、岳阳等地。
1、有人知道青花汤盆的款为楷书繁体字“罗庄镇瓷”的瓷器是什么年代的上世纪80年代位于山东罗庄镇生产大量的日用青花瓷器,销往全国,颇受好评,物美价廉,它的瓷器都是现代瓷器,量很大,价格都一般,不是太高。80年代。青花汤盆的款为楷书繁体字“罗庄镇瓷”的瓷器从问题中体现属于明代。罗庄陶瓷以罗庄、付庄、朱陈、湖西崖等地为中心,分布于鲁南地区,以大青矸、焦宝石、紫土、石英粉、瓷石、粘土、大青土、黄矸、黄药土等数十种陶瓷原料,配合本地丰富煤炭资源,烧制而成的工艺品。
古史中称誉的唐尧、虞舜、大禹在这里留下了较多的遗迹。历史上建置的演变,可远溯到公元前17世纪。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境内曾置有三国(今境中部)、莘国(今定陶与曹县之间)、顾国、黎国(今境鄄城与郓城之间)。罗庄陶瓷属于以磨光黑陶器为显著特征的龙山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1980年4月,在临沂罗庄区湖西崖出土的黑陶高柄杯,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陶器。
2、能请教下图中瓷器底部的字是什么吗?能看出什么年代吗?”吴顺根制”,民国晚期或者解放初期吴纯耿(1916~),原名顺根,宜兴蜀山人,曾用艺名吴澹、亨衡,为民国期间较有名的艺人之一。吴纯耿生於制壶家庭,由於家贫,10岁起即随父吴桂生学艺,并一直随父做下手。三〇年代中期起,吴纯耿技艺逐渐趋於成熟,并以《覆葵(合菱)壶》的创制成功而成为利用公司的订坯户,并一度进入「省宜陶职校」受聘为技工工作,为工场学员作成型示范,为「宜陶职校」订货制壶。
抗战爆发之後,窑场开始衰落,吴纯耿的技艺却渐入佳境。进入四○年代中叶,吴纯耿为潜洛窑户老板朱培鑫所聘用,并接受朱培鑫的建议,开始使用「吴澹」艺名,有时单用,有时与「顺根」合用,所制《合菱》、《葵掇》以线条顺畅,工整严谨,均匀协调而为时人所喜欢。不久,吴纯耿受聘於「宜兴立信陶器行」,并成为「宜兴立信陶器行」的主要技师,吴纯耿的技艺发挥更为出色,是他制壶生涯中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