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是史前先民将祭祀、仪式中的图像叠加于自然景观之上的文化景观。它记录着早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岩画的空间位置既是其物质载体,也是其精神意涵的组成部分;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岩画在空间环境中分布的规律及其所体现的人文意涵,是每个岩画点的研究都应关注的问题,根据对岩画所在位置普遍性规律的调查,将岩画分为岩棚或洞穴类岩画、崖壁类岩画、大石类岩画三种类型;这些选址往往与当地关于"圣地"的认知有关。
1、壮族花山 岩画是什么?华山岩画是左江流域的代表岩画,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遗址岩画。它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壮族先民骆越的巫术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是国内外著名的古画班岩画点。它已有1800-2500年的历史,以其规模之大、场面之壮观、形象之众多而闻名于世。成为广西左江谷岩画的典型代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专家考证,华山岩画的早期绘画年代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战国、西汉、东汉等几个历史时期,才形成了这幅令人印象深刻的杰作。华山,壮语叫paylaiz,是一座色彩斑斓的山。它是一座山峰起伏的岩石山,高270米,南北长350多米。临江西壁陡峭,向江面倾斜。岩画用赤铁矿、动物胶和血液混合的颜料涂成红色。
2、什么是撒哈拉 岩画?1932年,法国人布伦南在距离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边境不远的撒哈拉中部的宏基高原上首次发现了岩石图像。后来,法国考古学家和学者证实,这些岩画具有很大的科学和艺术价值。人们对这些岩画"的评价是:"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令人十分惊讶。这里有成百上千岩画和成千上万的人和动物的形象;有些是单一的图像,有些是完整的构图,有时可以看到描绘部落生活的场景。它们已经被使用了几个世纪了。
底层是用一种颜色绘制的动物侧面图像,大部分是用赭黄色颜料绘制的。后来岩画逐渐用两种颜色作画,出现了壮丽的景象和符合透视规律的构图。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中期开始,多色岩画开始出现,构图更加复杂。在这一时期的题材中,一些风俗情节、狩猎、舞蹈、休息的场景十分常见。在休息场景中,还可以看到男女老少坐在小屋旁边。
3、甘肃 岩画是什么?甘肃岩画包括嘉峪关黑山岩画、祁连山岩画、吴家川岩画、双井子岩画等。,其中黑山是嘉峪关的天然屏障,岩画马上黑山沟摩崖石刻上,刻法有磨凿,也可用线刻(用阴线画出画面轮廓)。主要题材是狩猎(包括徒步狩猎、骑马狩猎等,)、舞蹈(独舞、双人舞、群舞)、动物(野牛、鹿、羊、马、鸟、骆驼、老虎、狗等。)、车轮纹、宫殿纹、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