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的著名山水画家李可染、白雪石、宗其香等,他们画桂林的作品闻名于世,具有开拓创新的艺术手法和时代精神,树立了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第一部分;主要为阔远法的概念与审美特点,解释山水画远近法和透视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桂林山水阔远的特征,其主要体现在桂林地区自然(漓江河岸、村寨田野)和人文条件的宽、深、阔、远,第三部分是分析阔远法在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山水画作品中的运用。
为笔者在创作实践中对阔远法的运用实践。山水画自魏晋南北朝兴起以来。经过隋唐的独立、宋元的辉煌、明清的继承和如今的发展,一千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使其已经在观察、章法、笔墨、空间等各方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完善的审美表现体系。北宋郭熙归纳出三远法,之后,韩拙在他的平远高远深远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阔远迷远和幽远。郭熙的三远法,是对事物用平视、仰视、俯视的角度进行直观;而韩拙的三远法则是综合了郭熙的三远。
1、南北朝山水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中国的山水画在南北朝尚处于萌始的初级阶段,而在魏晋之前是以人物画的附属形式存在的。到魏晋时期,山水画才真正逐渐脱离原来附属于人物画的地位,单独成为绘画的主题。但虽然有、宗炳、王微等专门山水画家,山水仍多为人物衬景出现,带有稚拙的痕迹。丈山尺树寸人。山水画南北朝尚处于萌始的初级阶段,而在魏晋之前是以人物画的附属形式存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摆脱人物画背景地位,成为独立画种。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中出现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景,山水画的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之所以会这样,也是由于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任务决定的为政教服务,“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这也是那时绘画的一个主要特点。六朝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初步成熟阶段。人物画已达到成熟,并涌现出一批各具风范的名家。
2、山水画的定义是什么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山水画(Chineselandscapepainting)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