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铸银锭与私铸银锭的区别明清两朝的银锭分官铸和私铸,官铸的银锭大多铸有银局名,私铸的银锭一般则铸有私银钱号等等,两者的地位也有很大的不同。民国的确有私铸袁大头(军阀私铸版、民间私铸版),私铸版银元铸造一般较差,铸造模具、机器、银质等和正厂货差距很大,私铸版银元成型粗糙、成色不足,如果将非官方铸造的钱币都视作假币,那假币在古代可是太常见了。
著名的云梦秦简中就有私自铸造钱币被捕的案例。私铸,是老百姓自己铸造铁和铜,在古代铜铁是战略物资,一般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私铸钱,古钱币术语。民间私炉盗铸的钱币,因意在牟利。开禁私铸,是允许老百姓自己铸造铁和铜,在古代铜铁是战略物资,一般是掌握在政府手中。官银锭,大约在北宋年间就有发行铸造。但官银一般是作为地方,向中央政府交纳賦税的银两由官铸存入国库。
袁大头私铸先把这个概念搞清楚,目前市场私铸认可地是以甘肃、新疆、还有部分军阀私铸,特点都是粗旷、人物呆板、边齿差、尤其是人物和嘉禾象刀刻刻的一样。官铸比较精细,规整,字体规整有力,比较稳重和大气,而私铸所用材料不纯,导致币面色泽度和光泽性不佳,字体细微,钱币并不规格,工艺不精致!两者差别很大,。铸造银元的银都不是纯银,高银银元通常是925银或90银。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官铸的制作更精美,成色更好,而且官铸绍兴元宝小平存世量很少,十分珍贵。南宋绍兴年间,正值宋金战乱,铸币不多,尤其小平钱(最小币值的钱称为小平钱。“光绪银币丁未一两双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银元,它是清朝光绪年间发行的货币之一,但是也有一些臆造币存在。
但配铸比率往往受原料短缺或价格波动等影响而有变动。“顺治通宝”规定七成红铜三成白铅,康熙朝按铜六铅四配铸,绍兴元宝是南宋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一1162)铸币,铸有绍兴元宝小平小型钱,小平钱,折二钱,钱文篆书,楷书成对子钱,另外还铸有绍兴通宝小平钱,折二。中国历史银两的货币功能始于汉代以前,隋唐以前称之为“银饼”、“银笏”,宋金时期称为“银锭”,元代称为“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