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人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代的中期。从大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的描写旅途见闻中,就有记录当时翡翠贸易的盛况,旁证:元代以前的腾冲的墓葬出土文物中尚没有发现翡翠,鼎盛时时期,应是明末清初,当时翡翠大多作为贡品献于中央朝廷。
1、翡翠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红翡绿翠,翡翠在清代也叫“皇家玉”、“帝王玉”。翡翠的主要产地为今天缅甸北部克钦邦和实皆省交接的雾露河流域近3000平方公里的区域,那几个老坑所在地都是大清的版图,该区域隶属于云南永昌府。所以建议楼主应该更改一下如: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翡翠的。公元1215年,刚刚受封为土司的珊龙帕在距今勐拱不远的勐拱河上游过河时,无意中在河滩上发现了一块形如鼓状的蓝玉,随后在附近修筑城池,取名勐拱,意为鼓城。
历史上,所开采的翡翠毛料大量从陆路进入云南再流通到全国。云南省腾冲县曾经就是翡翠最重要的加工、贸易集散地,为翡翠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历史有“玉出云南”之说。据腾冲出土文物考证:元代以前在腾冲的墓葬出土文物中都没有发现翡翠,翡翠传入中原的年代应该是在明末清初。明朝时期,翡翠多作为贡品献给当时的中央朝廷。至清朝康熙年间,因其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坚硬的质地迅速得到人们喜爱,成批翡翠运至北京。
2、什么时候有翡翠这一称呼翡翠的定义翡翠一词的来源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翡翠的名称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
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翡翠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的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1],从广义上讲翡翠是指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的商业名称,是各种颜色宝石级硬玉岩的总称。狭义的翡翠概念石单指那些绿色的宝石级硬玉岩,地质学称翡翠为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并主要是以Cr(铬)为致色元素的硬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