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文玩。炎热的夏天正是盘玩玛瑙珠串的好时候,会有那么一丝丝的凉意,清朝的朝珠制式就是根据藏传佛教的佛珠,佛珠是念佛时记数修心的器物,清朝的朝珠大约是从康熙前后开始盛行,与清朝皇帝有佛教倾向有关,现在的文玩珠串往往鉴于佛珠与项链之间并不完全代表有佛教宗教倾向。现在的珠串搭配是五花八门,有人喜欢豪华复杂,有人喜欢简约简单,材质和价位是各不相同。
所以我还是更喜欢现在的自由平等社会。像这种黄色的玛瑙即便在过去皇家也不可能常见拥有,充其量弄一个类似于黄色的琉璃,充充数而矣。这串108颗是在玛瑙的基础上又搭配了和田玉牙角类钛晶、发晶、水晶、翡翠、糖料和田玉、扯去彩色琉璃。为了能让有点年份的老玉管能以自由的转动,就将近花费了大约1个多小时的功夫。对于这些休闲把玩类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标准,也没有什么是最终的解释。
1、在清朝时期,朝珠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官员都要带着?这是一种清朝特殊礼仪,朝中大臣在上朝或参加重大活动时都要佩戴朝珠,就像现代人参加重要场所时要穿西服打领带一样,都是礼仪的一种表现。区分官职的,因为官员太多了,皇帝和太监可以利用朝珠迅速分辨职位和职务吧。朝珠是区别各级官员的官职。和古代的乌纱帽,和上朝的服饰是一样的,是区别官职的三大象征。根据史料记载可知,清代的朝珠源于藏传佛教的佛珠。
后来作为清廷冠服佩饰标准的朝珠,其样式就脱胎于藏传佛珠。戴朝珠是区别各级官员的官阶,跟头上戴的乌纱帽,朝服一样,是区别官阶的三大象征。朝珠,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据说象徵著四季,而朝珠的质料也不尽相同。由於清朝皇帝笃信佛教,凡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卫和京官等,均可佩挂朝珠,并且可作为皇帝所赏赐的物品。
2、清朝皇帝脖子上挂着的是什么?清朝皇帝的“大项链”叫朝珠。珠是清朝皇帝、皇后、王公大臣佩戴的装饰品,每盘朝珠由108颗珠子串成。朝珠的材质也不相同,有珍珠_珊瑚_翡翠_琥珀_蜜蜡、松石等等。朝珠并不是所有臣子都可以戴,只有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戴。在朝珠中,东珠级别最高,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
3、清朝的官员皇帝为什么脖子要带珠子朝珠是由佛教的念珠演化而来,是由于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朝珠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每串朝珠的珠数都严格规定为108颗,“佛头”共有4颗,色泽和大小一致,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每隔27颗珠子加入一个“佛头”,将108颗朝珠四分,也称之为“分珠”,据说是寓意四季。朝珠顶部的那颗佛头上,连缀一塔形“佛头塔”,其穿孔的方式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两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然后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穿出,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