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砂壶的形态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立壶:立壶是常见的一种紫砂壶,立身状况,刚柔并济,在形似方正的外表下蕴藏精湛的制壶工艺,适合泡茶时出水快、清、及时。2.排柄壶:排柄壶,一般说来,是壶身和壶把方向不一的壶,它不仅非常有特色,而且在几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它逐渐演化成为一个非常精致的艺术品种,3.其他形态:紫砂壶还有很多其他形态,在多种造型之中,比较常见的有圆壶、方壶、卵壶等,它们的形态都各具特色,为茶友们泡一壶好茶作支持。
1、紫砂壶的泥料有什么分类?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且,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最高含铁量达8.83%。紫砂壶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制温度在11001200℃之间。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
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扩展资料:紫砂壶材质特点:1、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2、时大彬真品紫砂壶有多少品种?时大彬(15731648)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时大彬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殁于清代顺治初年。
清“时大彬”款紫砂水盂他精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品,形成古朴雄浑的风格。他的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壶,后根据文人饮茶习尚改制小壶,并落款制作年月,被推崇为壶艺正宗,传世作品不多,北京、上海、南京、台湾等博物馆均有收藏。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