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为追求读书的效果,所以选择了抄书,抄书可以增加记忆,理解的更透彻。自己又酷爱写字,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他就喜欢遍写九经,认为读十遍不如写一遍,还有明代的大学问家张溥,每读一书必抄七遍,就连自己的书房都取名七录斋,可见抄书的志气和恒心了,。
1、鲁迅,张溥,柳亚子,许地山书斋名的含义?鲁迅书斋名及其含义:1、绿林书屋:1924年,鲁迅寓居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他把书斋称为“绿林书屋”,这是为了嘲讽当时一些反动文人的,因为鲁迅支持学生运动,反动文人诬鲁迅为“学匪”。“学匪”住的屋子,当然是强盗的所在,所以鲁迅就以“绿林书屋”来反击反动文人对他的诬蔑。2、且介亭:后来他移居上海,居住在大陆新村,洋人越出租界区域建造的住宅,近乎“半租界”。
张溥书斋名及其含义:七录斋,又称七焚庵明朝人张溥很好学,所读的书一定要用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读一遍,立刻将纸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拿毛笔管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茧子。冬天手的皮肤都冻裂了,每天用热水浸泡许多次。他把书房命名为“七录斋”,以此激励自己勤学苦练,博闻强识。柳亚子书斋名及其含义:羿楼抗日战争期间,著名诗人柳亚子将他的书斋命名为“羿楼”,羿者为古代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日”指日本帝国主义,以此表现他的爱国精神。
2、张张溥嗜学文言文翻译1.张溥嗜学古文翻译原文张溥(pǔ)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做动词,命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做名词,名气)高一时。译文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一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它烧掉。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泡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很有名气。2.张溥嗜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3、张溥的书斋名七录斋的含义七焚斋:又名“七录斋”。明朝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他读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完毕后,朗读一遍即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反复复达六七次之多,天长日久,他的右手握笔处长出了老茧。为了勉励自己,他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焚斋”,学知识没有捷径可走。纵观历史,但凡在文学上有成就之人,大都曾有苦读的经历,譬如明代的张溥,他的“七录七焚”也是读书的一段佳话。